创业加盟找项目

标题: 什么牌子的电动车好 [打印本页]

作者: 美好时光    时间: 2016-7-4 09:58
标题: 什么牌子的电动车好
电动车简而言之就是以电力为驱动。以电力为能源的车子。电动车分类电动车按类型分可分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电动汽车,电动三轮车,燃油助力两用电动车。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于1881年诞生,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而在1873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一次电池作动力发明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列入国际的确认范围。后来就出现了铅酸、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作为电力。


电动车行业在我国崛起仅仅几年时间,在这短短的几年内,电动车行业由无到有,由零星分布到大范围普及,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和长足的进步。由于不需要核心技术,进入门槛低,赢利空间大,短时间内大量企业将目光锁住电动车这个新兴行业。现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电动车的身影,现在电动车已经成为短距离代步以及时尚的一种商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电动车品牌,应该上网去查询有关电动车品牌等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参考一下权威品牌网站上提供的电动车排名,如下:
电动车 电动车 电动车
爱玛AIMA,始于1999年,天津市著名商标,智能化低碳出行交通工具先驱,专注于制造经久耐用的时尚好车,爱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雅迪Yadea,江苏名牌产品,江苏著名商标,高端电动车品牌,高新技术企业,全球电动车销量较大的品牌,雅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新日SUNRA,成立于1999年,智能电动车创领者,专业从事绿色交通工具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公司

绿源Luyuan,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名牌产品,电动车产业先驱,专业的电动个人交通工具制造商,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立马LIMA,中国轻工业电动车行业旗舰品牌,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集团化高新技术企业,立马车业集团有限公司

台铃TAILG,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名牌,大型新能源交通工具研发制造企业,被誉为"中国电动车创新典范",深圳市深铃车业有限公司

比德文BYVIN,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名牌,领先的新能源交通工具集成提供商,电动车十大品牌,比德文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小刀电动车,天津市著名商标,致力于发展绿色电动出行代步工具的大型企业,双动力技术引领者,天津小刀电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蕾SLANE,专注于电动交通工具研发制造的创新型企业,以自主研发制造为特色,深受年轻消费者喜爱,新蕾车业无锡有限公司

小鸟电动车,电动车-电瓶车十大品牌,天津市著名商标,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理事单位,天津泰丰小鸟电动车业有限公司
可能许多消费者会说,光看这个电动车排名,也不能帮我们选购到真正实用的电动车,下面告诉大家一些电动车的选购的一些知识:
准则一:看品牌
目前,电动自行车品牌很多。消费者应该挑选经营时间长、返修率低、质量好、有信誉的品牌。比如,选购通过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认证的企业。
准则二:重服务
由于目前各电动车部件尚未通用,维修还不能达到社会化,所以选购的电动自行车一定要注意是否在本地区有专门的维修服务部门,若图便宜而忽视售后服务,就很容易上当。
准则三:选车型
电动自行车一般可分为豪华型、普通型、前后避震型、轻便型四种。豪华型功能齐全,但价格高,普通型结构简练、经济实用;轻便型轻巧灵活,但行程短。消费者在选购时应注意这一点。
准则四:查配件
电动自行车零部件的强度要求和性能要求应高于自行车。选购时,用户要看整车选用零件的质量,如:车架和前叉的焊接及表面是否有缺陷,所有零部件的制造是否优良,双支撑是否结实,轮胎是否选用名牌,紧固件是否防锈等。
准则五:考虑续行里程
容量为36V/12Ah的一组新电池续行里程一般为50千米左右,一般情况下每天骑行的最长距离约为35千米较为适宜(由于路况影响实际续行里程),每天骑行的最长距离超过50千米者,就要考虑一天内有否两次间隔充电的可能。如果没有这种可能,就不适宜选购电动自行车。


只要大家在选购时做到以上的五个准则,那麽电动车的选购将会变得简单明了,当然除了上面的电动车十大品牌之外,我国电动车品牌中还有很多电动车品牌是消费者不错的选择,其中知名著名电动车品牌如下:YAMAHA雅马哈,澳柯玛电动车,绿能,绿佳Lvjia,捷安特GIANT,小牛电动,小飞哥,宝岛BODO,欧派OPAI,邦德富士达,英克莱,喜德盛XDS,赛克SYKEE,捷马Gamma,洪都,王派这些知名著名的电动车品牌,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售后方面都做的很好,值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亲睐和喜爱,得到了大众的一致认可,是消费者们不错的选择。






欢迎光临 创业加盟找项目 (http://zhumol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